欢迎您光临印尼赖罗傅宗亲网

欢迎您光临印尼赖罗傅宗亲网, 作为发起本站建设的我,当发现互联网上印尼赖罗傅网站还是一片空白时,就有一种相当强烈的失落感,由此产生了建设印尼赖罗傅网站的强烈欲望,以配合世界迈向21世纪,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化。高科技的发展更是迅猛,即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建设印尼赖罗傅网站的职责,希望能通过网站,加强世界赖罗傅宗亲的联系,进入国籍网络互通讯息,以缔造互通的机构,成为网上促进文化与经济交流的一个平台,在所在国安身立命,树立基业,以团结为宗旨,为所在国的兴邦作贡献。不仅具有传承文化,联系宗亲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宗亲会协助当地华社在文化、政治、经济各领域和其他友族并驾齐驱,这也是印尼赖罗傅网额的责任。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发达,通过网络,既能为联宗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发展带来了宝贵契机。年轻一代对于许多祖传的仪式已经逐渐淡忘,特别是祭祖的仪式更掌握不多。 所以,应该培训更多这方面的人才,从而加强年轻人在道德伦理方面的灌输。如果没有网络将会怎么样。 退化到清朝写书信吗? 还是飞鸽传书。再说,以后的世界,永远是计算机和网络的世界,所以现在网络的重要性,是很难估计。
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罗通国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2007年12月19日星期三

赖氏名人

赖氏名人
赖氏名人  赖恭,三国蜀汉臣。零陵(今永州)人。东汉末,荆州牧刘表遣赖为交州刺史,被逐,乃归刘备,为镇远将军。同诸葛亮等上书献帝,请封刘备为汉中王,备遂以赖为太常。曹丕篡汉,赖上言请备称帝。子赖雄为丞相西曹令史。  赖文政(1116-1175),南宋农民起义领袖。又名赖五。荆南(今湖北江陵)人。茶贩出身,常到湖北各地运茶。1174年,湖北茶贩数千人起义,他也参与,一度进人湖南;败后返湖北,次年夏,在湖北领导茶贩再次起义,被推为领袖,率起义军进入江西,在吉州(今江西吉安)击败官军。后南下广东,为提刑林光朝所败,乃折回江西。到兴国时只剩八百人,被江西提刑辛弃疾诱杀于江州(今江西九江)。  赖先,明臣。字伯启,一作伯敬,号中峰。福建永定人。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户部主事,督浒墅关。旧制船五尺以下者不征,后例被破,不论大小皆征,他于支港建石闸,许五尺以下自由往来,商船称便。旋迁员外郎。引疾归。正德初,吏部屡檄不起。正德八年(1495),擢常德知府。  赖镜,清书画家。字孟容,号白水山人、增城山人,广东南海人。少曾读书于广东增城白水山,明亡出家万寿寺为僧,法名深度。性雅淡,善画山水。受吴派影响,所作笔力遒劲,疏逸秀润,气格高凝,有沈周风致,为粤中首望。工诗,书法仿苏轼、文徵明,时称诗、书、画“三绝”。屈翁山《广东新语》云:“顾其足迹不出粤东而其遗迹遂为人所罕觏。吴越人宦粤者,往往欲求其一笺一箑而不可得。”传世作品有《山水斗方图册》、《坐看白云图》、《山水图册》等。  赖日臣(1763-1836),清将领。原名泰凤,又名羽山。福建宁化人。父赖景三曾任台湾府南路下淡水营千总。他以继承父职、保卫国土为己任。十六岁入伍,旋以父荫袭任建镇左营左厅守备。屡建功劳,实授台湾南路营中军守备。道光十六年(1836)倭寇攻台南镇,他率部出击,所向披靡,斩获甚众,敌酋授首,残寇逃匿。清廷嘉奖,擢其任北路葛玛兰兼署都司篆务事。当年病率,追封武略骑尉。  赖荣光(?-1836),清将领。湖南湘乡人。1853年(咸丰三年)投湘军水师,从曾国藩转战湘、鄂、皖等地。安庆一役,拼死力战,授副将。后从彭玉麟攻占太平、芜湖、金柱关、东梁山等要地,迁淮阳水师营官,升总兵。1863年(同治二年)夏率部攻江阴,战死。赠提督衔。  赖文鸿(?-1864),清太平天国将领。广西人,原籍广东嘉应州(今梅县)。参加太平军后封隆天福。咸丰九年(1859)韦志俊在安徽池州(今贵池)降清,他参与讨伐,夺回池州。旋同刘官芳等攻占南陵。次年,参加再破江南大营之役。同治元年(1862)封匡王。后留守浙江湖州,城陷时牺牲(一说战死于安徽广德或宁国)。  赖文光(1827-1868),清太平天国将领、捻军统帅。广西人。1851年(咸丰元年)参加金田起义。1852年在洪秀全左右任文职。1856年转任武职,曾随陈玉成转战皖、鄂。1860年参加二破清军江南大营、东征苏常之役。继而随陈玉成西征,1861年春攻入湖北。是年秋封遵王。1862年(同治元年)奉陈玉成命与陈得才进兵陕西,扩充实力。1864年回师援救天京,天京已陷,兵败湖北。遂与捻军诸将张宗禹、任化邦等以恢复太平天国为宗旨,按照太平军军制整编捻军,被推为统帅。他采取以走制敌的流动战术,在豫鲁间屡挫清军。1865年在山东曹州(今菏泽)全歼清军僧格林沁骑兵队。之后率捻军奔驰豫鲁苏皖,粉碎曾国藩圈制战略。1866年命张宗禹等率部西进陕、甘,联结回民起义军,以为犄角,称西捻军;自与任化邦等在中原坚持斗争,称东捻军。次年初在湖北安陆府(今湖北钟祥)大败清提督郭松林部湘军和刘铭传部淮军,但在京山尹隆河战败。6月冒险进入山东青、莱、登地区,陷入淮军战略圈套,主力损失殆尽。1868年1月5日,所部骑兵千余人在扬州瓦窑铺溃败,伤重被俘后就义。  其他赖姓名人有春秋时赖国国君赖子;汉大臣赖先;三国蜀汉大臣赖雄;唐大臣赖文雅,学者赖棐;宋画家赖祚,地理学家赖文俊;元文学家赖良,孝子赖禄孙;明官吏赖瑛、赖礼;清将领赖达哈,太平天国将领赖汉英,机械制造家赖长等。近当代赖姓名人有解放军将领赖传珠、赖毅、赖达元、赖光勋、赖春风,政治家赖际发,国民党将领赖心辉,少年英雄赖宁,数学家赖汉卿,化学家赖伍江,建筑工程专家赖明,玻璃陶瓷学家赖其芳,电子学家赖声礼,城市燃气专家赖元楷,企业家赖新、赖国富、赖振源、赖文城、赖清添、赖永川,走私犯赖昌星,经济学家赖平耀,法学家赖源河,教育学家赖立赓,翻译家赖恬昌,藏书家赖肃,作家赖祥,台湾诗人赖和,画家赖少嵩等。北伐客家战将--赖世璜武昌起义的爆发,吹响了推翻清朝封建体制的号角,北伐战争的枪炮声,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序幕。多少客家儿女追随着孙中山先生转战南北、浴血奋战,用生命和鲜血书写出了一部鲜活的历史。北伐军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军长赖世璜,用其年轻的生命和卓著的战功,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战歌。 赖世璜、字肇周,1889年出生于石城县屏山长溪。1908年考入江西省陆军小学,后升入南京陆军中学,民国三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步入军旅生涯,历任连长、支队长、旅长、师长等职。民国十五年率部加入了北伐之师,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军长。他挥师北伐,首先攻克了赣州,然后分兵两路,一路横扫闽西,一路攻克抚州并协攻南昌,战果辉煌。随后他率部连克福建、浙江、江苏等省,并驻守江苏无锡,他所率的第十四军成了北伐军中的一支劲旅。 但是,这位在北伐战争中战功卓著威望极高的将军,既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又与桂系军伐素无交往,命运注定是悲剧。1927年蒋介石下野东渡日本,白崇禧等桂系军阀控制了南京政府,不太亲近桂系的赖世璜被白崇禧视其为蒋介石的人马,列入了被排挤的对象。为了达到排挤赖世璜的目的,白崇禧不断利用手中的权力让赖世璜经常率部孤军作战,而在军火、军饷上又不给予支援,造成了第十四军的战斗力明显削弱,损失严重。借机白崇禧强加给赖世璜将军一项莫须有的罪名:“克扣军饷,畏缩不前。”而赖世璜将军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铁汉,他在军前与白崇禧据理力争,并当众指责白崇禧,从而加重了白崇禧对赖世璜的仇视心理,并下定了除掉赖世璜将军的决心。1927年9月29日,赖世璜去上海治病,刘峙所部宪兵队奉白崇禧之命在火车站绑架了赖世璜将军,并关押在上海军政部四十多天,后又被押解到南京第一陆军监狱监禁。1927年12月30日,白崇禧下令杀害赖世璜,一代北伐名将,年仅三十九岁的赖世璜将军被桂系军阀杀害,制造了北伐战争中的第一大冤案。1928年国民政府为赖世璜将军平反,以陆军上将因公亡故例予以抚恤。赖传湘赖传湘,生于1903年,江西南康人,1925年8月,入黄埔军官4期学校,1926年10月毕业。 曾参加过北伐战争,因英勇善战,晋升第一补充师第三团指导员。 历任国民革命军总部交际科员、上尉副官、少校科长、少校副营长、上尉连长等职。 1937年7月,任四十七师十八团上校团长。 10月,奉命率部增援武宁,堵截日军,坚守河山圆棺材山等阵地,击退敌军多次进攻。 1939年3月,该师奉命开抵黄埠岗,在金鸡山口战役中,歼敌千余。后敌军大批增援,并用飞机大炮坦克配合,向阵地疯狂进攻。他率十八团独挡阵地正面,与敌周旋,激战3昼夜,终于击退了敌人。 12月,晋升本旅少将旅长。 1941年5月,调任国民革命军第10军第190师副师长。 1941年9月,率部参加湘北二次会战,指挥所部英勇杀敌。 1941年9月24日在抗倭战争第2次长沙会战中牺牲于湖南梁家塅。 后国民政府追晋赖传湘为陆军中将。 198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陆军上校赖祝珊 [1936.3]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生赖心辉:四川三台人。1925年10月9日晋加陆军上将衔。石城县屏山长溪赖名汤賴名湯(1911年-1984年11月30日),男,號曉庵,本籍中國江西省石城縣,中華民國一級上將,前參謀總長。 1937年,剛從國民革命軍空軍學校畢業的賴名湯即跟隨高志航參與對日戰役,獲得一定戰功。不過於隨後的南京空戰中受傷,自此從現役飛官轉任於教育與訓練工作,後赴美擔任留美空軍領隊,嗣升總領隊,中國駐英國武官,總部情報署署長等職。 1950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徙至台灣後,以國軍軍事情報為主。並於1953年,於韓國處理韓戰中國共產黨1萬4千名戰俘來台事宜。因為處理得宜,晉升調升該國國防部參謀次長。之後湯先後擔任該國聯勤司令,空軍總司令。1970年調任該國軍事最高首長參謀總長。此職務一直到1976年卸任。同年,他也獲頒中華民國軍方最高榮譽的青天白日勳章。1984年11月30日病逝於臺北,時年73。 台灣將軍 1911年出生 1984年逝世赖名汤参与运送战俘的“洛逊计划”  中立国遣返委员会1954年1月20日将南营重新移交给联合国军看管,由联合国军负责把这一万多名志愿军战俘运送往台湾。当年任职国民党的国防部二厅厅长赖名汤负责该次行动。  1.4万多名志愿军战俘1954年1月23日全部换上国民党军装,于凌晨3时许,分乘225辆美军大卡车,离开中立区印度村。上午8时起由韩国仁川港搭上16艘美国军舰,浩浩荡荡地驶向基隆。惟一显示与台湾相关的是台湾出动海军五艘中字号登陆舰。  为了迎接这一刻,国民党动员了许多欢迎群众,将赴台湾的志愿军战俘称为“反共义士”,并将1月23日这天定为“自由日”。能成功策动1.4万多志愿军战俘来到台湾,对当时的台湾蒋介石政权的确是一件“喜事”。  志愿军战俘交由蒋经国领导下的一个辅导组织负责,逐个审查后,补入军队基层监视使用。赖琏赖琏,字景瑚。1901年生,福建永安人。曾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央日报》总编辑,南京市政府秘书长,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主任委员,西北工学院、西北大学校长,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次长,国民党中央海外部副部长。1948年赴美国。后任联合国秘书处中文部主任、华美日报社社长。1978年到台湾。是国民党第六届中央常委。 赖琏,字景瑚,笔名觉仙。福建永安人,生于1900年。 1919年毕业于雅礼大学预科,同年7月,赴美留学,入伊利诺大学,习机械工程。 1924年毕业后,于密西根州底特律福特汽车公司,研究汽车制造及工业管理,后应程天放之邀,赴加拿大主持《醒华日报》,并在多伦多大学选修政治经济学。 1925年再度到美国,入康奈尔大学研究院,于次兼宣传部部长。1932年起历任南京市政府秘书长、财政局长、连云港市市长。1935年去职,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37年递补)。1936年12月派为湖南省党部特派员。1939年3月后,任西北工学院代院长(其中包括北洋工学院)。 1942年10月21日被任命为西北大学校长,1944年8月1日免去校长职务,赴重庆任教育部常务次长。 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7月调任中央执行委员会海外部副部长。1946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同年11月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立法委员、立法院侨务委员会委员;同年5月,赴美国。 1949年起在新泽西州乔经柯特大学执教3年。在此期间,创办《华美通讯社》、《华美日报》。 1953年入联合国秘书处,任中文组主任。1967年退休,应台北《中国时报》之邀,为国际问题专栏撰稿。1978年定居台湾,受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983年8月13日逝世。 背景资料: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30日,天津沦陷。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联大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 国立西北工学院由北洋工学院与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合组而成,学院设在陕西固县古路坝,初设土木、电机、化工、纺织、机械、矿冶、水利、航空八个系,后又增设工业管理系。赖琏与连云港市最早的城市规划2006年2月10日 苍梧晚报 □ 张廷亮 近代连云港的发展凝聚了几代人的努力,赖琏就是其中值得回忆的一位。  赖琏,生于1900年,福建永安人,字景瑚,笔名觉仙。1919年毕业于雅礼大学预科,同年7月,赴美留学,入伊利诺大学学习机械工程。1924年毕业后,在密西根州底特略福特汽车公司,研究汽车制造及工业管理。  赖琏与连云港的“姻缘”,起源于连云设市。1935年民国江苏省政府第718次会议决定设立连云市,并决定调他任连云市筹备组的组长,全权负责连云建市的各项筹备事务,赖琏也是拟议中的连云市第一任市长。  此刻的赖琏年富力强,踌躇满志,又有留美经历和南京市政建设的不俗政绩,迅速开展了筹备组的各项工作。他首先罗织一批市政工程的专家作为筹备组的负责人。如工务组主任严宏桂,曾经留学美国,专攻土木及水利工程,且分别担任过青岛和南京的工务局长,均表现了辉煌的成绩。  主持地政的张丕介曾经在德国研究过土地问题,主持民政的徐佛观是刚从日本归国的军事专家。筹备组的成员约30人,大都是从国外刚回来或在国内大学刚毕业,有的是在行政机关做过事,但还没有染上官僚习气的。大家怀抱着“开辟新天地,建设一个我国史无前例,最伟大,最现代化的新都市”的美好理想投入到了连云市的勘测,规划,建章立制的工作中。  赖琏还多次拜会了陇海铁路办事处负责人钱宗泽,两淮盐运史缪秋杰以及当地的一些绅士。宣传连云设市的重要意义,并请求他们在经费方面的支持。赖琏多次考察东西连岛,港口码头,大桅尖,铁路沿线,盐场滩涂,临洪河口,为连云港市的城市规划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他还经常往来于墟沟,南京,镇江等地,寻求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  筹备组在最初的一两个月,就在民政上创制了重要的法规,训练了警卫队,建立了预算系统和会计制度,预计一年的土地测量工作,不到六个月即告竣。  经过艰苦的工作,一个东方大都市规划逐渐形成:“临洪河口以南,烧香河口以北,东沿东西连岛,西沿临洪河新浦,板浦以东”都列入了规划范围,规划以老窑一带为港务区,墟沟为住宅风景区,大浦为工业区,黄九堰一带为市政中心和商业区。这是我市最早的,具有现代理念的城市规划。  连云港建市的计划极大地吸引了众多学者,专家,社会名流的关注和思考。其中汪寿康在“擘画墟沟商埠意见书”中认为宜采用英国伦敦模式进行建筑:以平山为中心辐射五条线,一线达孙家山与码头相接;一线穿五洋湖至大小板桥;一线通朱曹;一线经新县达猴嘴;一线至西墅海滨。将行政中心设于平山一带,学校区设于马山,龙山,新线一带。这些想法至今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可是好景不长,抗战爆发,政府已无暇顾及新都市的建设,连云市的筹备工作也告一段落,所有规划档案均被省府封存。尽管海滨大都市的建设中途夭折,但是赖琏及其筹备组的开创性工作永远为海属人民所记忆。  离开连云港以后,赖琏曾经担任西北大学校长,教育部常务次长,国民党中执委常务委员,联合国秘书处中文组主任,“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年老时仍念及连云港的发展,著有<<连云忆语>>的回忆文章,1983年8月13日病逝于台湾。经过艰苦的工作,一个东方大都市规划逐渐形成:“临洪河口以南,烧香河口以北,东沿东西连岛,西沿临洪河新浦,板浦以东”都列入了规划范围,规划以老窑一带为港务区,墟沟为住宅风景区,大浦为工业区,黄九堰一带为市政中心和商业区。这是我市最早的,具有现代理念的城市规划。  连云建市的计划极大地吸引了众多学者,专家,社会名流的关注和思考。其中汪寿康在“擘画墟沟商埠意见书”中认为宜采用英国伦敦模式进行建筑:以平山为中心辐射五条线,一线达孙家山与码头相接;一线穿五洋湖至大小板桥;一线通朱曹;一线经新县达猴嘴;一线至西墅海滨。将行政中心设于平山一带,学校区设于马山,龙山,新线一带。这些想法至今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这对于今天何止是借鉴呀,应该是汗颜呀.这黄九堰离老窑已有十五公里左右吧,这在当时落后的交通工具的前提下,是需要多么大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的呀.相比之下,我们在墟沟港区及其附近大兴土木地建设新城是多么地目光短浅,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呀.

2007年11月12日星期一

赖罗傅三姓联宗是世界性组织

赖罗傅三姓联宗的世界性组织。1980年新加坡南洋赖氏公会庆祝金禧纪念,与会各国三姓宗亲代表鉴于彼此在历史上的血缘亲情关系,遂有成立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的倡议。翌年,趁香港赖族宗亲会庆祝成立1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三姓宗亲代表再度聚会,经慎重考虑,正式成立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宗旨是:联络各地宗亲情谊,互通信息,促进世界赖罗傅宗亲在工商业方面之联系与合作。议决每两年在各地举行一届代表大会,不设常设机构,由各国和地区宗亲团体轮流主办,接办团体就是联谊会的联络中心。从1982年首届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代表大会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以来,已分别于1984年、1986年、1988年、1990年、1992年和1994年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台北、新加坡、香港、马尼拉、吉隆坡等地举行第2届至第7届代表大会。在1992年10月第6届代表大会上,总结联谊会成立10年来的工作,商讨加强各地宗亲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第7届代表大会上,代表们议决在新加坡设立永久秘书处,以推动会务发展;制订加强与东南亚各国赖罗傅宗亲会的商业联系策略;决定1996年第8届代表大会在台湾举行等。第7届工委会主席傅开清

赖罗傅三姓
赖氏系出轩辕20世玄孙周文王第。19子名叔颖,武王弟也、叔颖幼好武事。疏财仗义,文学亦佳,时人多称赞之。时适纣王无道,武王即位后,命弟叔颖率兵讨伐,功成叔颖退居河南赖地、先为河南省颖川郡,即今许州。武王念真功勋,乃就赖地封为赖国,并赐侯爵。文王姓姬,后世子孙为纪念先祖之丰功伟绩;遂以赖为姓,颖川为号,而以叔颖为一世祖,自此则另立一枝,不复姓姬。自泰迄汉,分而复合,合而复泛,浸成避地散居之势。传至唐太宗,准奏下谱牒,整理氏族,得113姓,36100户,而我赖姓与焉。计传14世添公为楚灵王所灭,迁都于鄢,即今湖北省襄阳府宣城县。至27世光公移居浙江省处州府松阳县,及29世遇公以文学驰名于世,摄江东知府,升至副使,授中宪大夫,兼理屯田,卓著成绩,奏请以所居松阳为府郡,蒙晋帝御书“松阳郡”三字以赐之,自是赖姓复以松阳为号。今西南、东南各省及南洋群岛之赖氏后裔,大抵由此傅衍而来。赖国被楚灭后,留屠于河南省者即向华北各省移动,今日散居于东北、华北、韩国、日本之裔孙即由此而迁徙。此为赖氏家族创始及演变之大概情形。罗氏亦以国为姓,依辞源所载,据广韵云:本自颛顼未胤受封为罗国,子孙乃以罗为姓。傅姓依广韵记载:系出自传说、唐也系表云:黄帝裔孙大田封于傅邑,因以为氏、汉晋之世,北地灵州傅氏最盛。据旅菲筑傅赖同宗**所云:该会奉祀祖先神位,殷商始祖,金青公与银青公,盖旅菲傅赖宗人,多来自福建省之晋江南安等县,考我氏在菲律宾及祖居南安晋江等处,均奉祀金青公于家祠,而傅姓则奉祀银青公,故赖傅二姓来即以同宗相视。我国民族系发源于黄河流域,赖、罗,傅皆为黄帝子孙,原均聚居于河南地带,各因有功于国,封地赐爵,后世子孙为体念先世创造之不易,遂以封号为姓。然盛久必衰,势所必然,迨楚灵王崛起,先灭赖、继灭罗,后并傅、三姓受封土地自此消灭,惟自封地开姓以来,以迄被灭、为时已久,彼此姻亲关系,比比皆是。当赖被灭时,楚为恐赖人图谋复国,杀戮至惨。虽主国政之人赴湖续建流亡政府,但国家之成立,必须具有土地、人民、主权三要素,始能存在,赖氏复国之图,处此环境,实心有余,而力不足,日久遂告消灭。当楚灵王大肄残杀之时,因赖氏聚族而屠,相传已久,家室系累,无法随同迁移者甚多,为逃避杀戮,改依罗傅二姓者极另。其后罗国被灭,楚国杀戮如故,亦甚多改姓依附于赖、傅,傅氏被并、亦仍如此。迨局势底定,楚国虽停止杀戮,然已历时数代,子孙众多,混淆不清,均未再复姓,因是三姓遂相议不通遁姻,以表示同气连枝之意,是我赖、罗、傅自来即具有皿统关系,于此可见一斑。我赖罗傅三姓在中国民族历史上各有其悠久之历史,故平日相见,均以“亲堂”互称,即可知三姓数千年来,即具有血统关系,与三国时刘关张之因一时情感结合,而为异姓结义金兰,截然不同。

傅氏起源

傅氏起源: 出于殷商名相傅说的后裔,也即商王武丁发现大臣的地方命名的姓氏。相传自从盘庚将商都迁至殷墟以后,商朝只是兴旺了一个很短的时期,等到商高宗武丁即位时,国势衰微,武丁决心振兴朝纲,可是举目朝中,却找不到一个能协助他改革国政的大臣,一直为此忧虑。后来武丁有一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叫说的圣人,那人的背有点驼,身穿粗麻布衣,胳膊上栓着绳索,状如囚徒。神人说:"这就是你要找的圣人。"武丁醒后,令人按梦中说的模样画成图像,命群臣四处寻访梦中的圣贤,结果在虞、虢之界一个叫傅岩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叫说(音同越)的奴隶,便将说带到朝中。后来,说果然帮助武丁治理朝政,使武丁在位时期成为商朝后期的极盛时期,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而说因居于傅岩,"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傅说的后代遂以地为氏,称傅氏。史称傅姓正宗。  出自姬姓。黄帝裔孙大由(唐侯丹朱之子)封于傅邑,故其子孙便以地为氏,也称傅氏。  出自赖氏改傅姓。赖氏族人有为楚灵王所害,改罗、傅二氏。  清代,有部分满洲贵族也改姓傅。如傅恒,满洲镶黄旗人,本姓富察氏;傅开,满洲正白旗人,本姓郎佳氏;傅腊塔,满洲镶黄旗人,本姓伊尔根觉罗氏。 聚集地: 迁徙分布  傅姓形成于商朝都城殷,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春秋时,郑国(都今河南新郑)有大夫傅瑕。秦汉之际有傅宽,从刘邦打天下,以功封阳陵侯,其后代有一支在今山东境发展。所以傅氏最早繁衍地是以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东部、宁夏等省为主。尔后,便东迁至河北、山东。西汉时傅氏已播迁至西北、西南地区。如西汉大司马傅喜为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傅柔为浦江(今属浙江)人;东汉傅俊为襄城(今属河南)人,傅毅为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傅燮为灵州(在今宁夏灵武县境)人。西晋傅玄之子傅咸长子傅敷于永嘉之乱时迁至会稽(今浙江绍兴),傅咸的后代还有一支自北地徙居清河(今属河北)。唐末,王潮、王审知入闽,有河南傅姓将佐随往,在福建安家落户。北宋末年,又有邓州(今属河南)傅氏迁往福建泉州,此后繁衍昌盛。南宋末,清河傅氏又有一支徙居福建上杭蛟萍乡,后又分出广东兴宁傅氏等支派。明代,傅氏已遍布江南各省。清代,有部分满洲贵族改姓傅;闽粤有傅氏移居台湾,进而又有徙居海外者。堂号  "兴商堂":商武丁时刻想振兴自己的国家,但缺乏贤人帮助。一天夜里,他梦到圣人来到他面前.这位圣人名说,治国的本领很大。于是武丁就画了那圣人的像,命许多人去找,结果在傅岩找到了一位泥水匠人,正在那里筑墙,他很像武丁梦中见到的人的模样。他就是傅说。请到朝廷,他果然帮助武丁振兴了商朝。是历史上的名宰相。  傅姓也以"清河"位其堂号。 历史名人: 傅 山:明清大学问家,字青主。他不但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并兼工诗文、书画、金石、又精医学。其思想破儒家正统之见,开清代子学研究的风气。其著作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等,医学上有《傅青主女科》和《傅青主男科》等书。  傅善祥: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不久开"女科",考中鼎甲第一名。是东王杨秀清政务上的得力助手。  傅 玄:西晋时哲学家、文学家,可算是傅姓族人有史以来最有学问的名人。其学问渊博,精通单律,于诗擅长乐府。在哲学上,把自然和人类历史都看作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批判了有神论的世界观和玄学空谈。  傅 宽:汉高祖时开国功臣。在楚汉战争时随韩信、曹参平定齐地。汉高祖得天下后曾定元功18人,傅宽列第9位。  傅 毅:东汉文学家。朝廷求贤不诚,士多隐居,遂作《七激》、《迪志》诗,讽世明志,后被召为兰台今史,以文显于朝廷。

赖姓起源

赖姓起源有二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周武王有弟叔被封于赖,至鲁昭公四年为楚灵王所灭,其后以国为氏。史称赖氏正宗。是为河南赖氏。  2、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相传炎帝后裔有四支,属于古羌族的四个氏族部落。其中一支是烈山氏。古时烈与厉通,又音赖、故烈山氏、厉山氏、赖山氏皆同。古时的烈山氏居住在山西汾水流域,后有一支东迁,于商代在河南厉乡县建赖国,依附于商朝。周武王伐商时,赖人南迁,后来接受周武王的子爵封号,为赖子国。春秋鲁昭公四年,楚灵王灭之,其族人迁至鄢地,其后裔以国为氏,称赖氏。是为湖北或河南赖氏。迁徙分布赖氏早期聚居在鄢陵一带,主要是在今河南境内繁衍发展,后在颍州郡、河南郡、河内郡形成望族。由于任官、战乱等原因,颍州赖氏有一支迁于江南,分布于今江西、福建、湖南、浙江、江苏、广州等省的一些地方,还有一支徙居陕西。广东蕉岭《赖氏族谱》及兴宁《赖氏源流》尊叔颖为赖氏始祖称赖先为叔颖的14世孙。叔颖22世孙赖深,卜居丰宁(今陕西西乡)。叔颖25世孙赖忠诚,在松阳(今浙江遂昌)安家。叔颖30世孙赖硕,于南朝宋元嘉末年迁至江西宁都,其第三子赖灿,生七子,分枝湘、闽、赣、苏等省,形成一些支派:长子赖昭徙居会同(今属河南)武村,次子赖德徙居福建上杭古田,三子赖明徙居江西宜黄乐安,四子赖庆及其后代分衍于江西龙南、上犹等地,五子赖思及其后代分衍于江西石城、秋溪、建昌、广昌及福建岩前等地,六子赖永及其后代分衍于江西信丰、瑞金、南康等地,七子赖彦任江苏扬州通判,在当地安家。赖硕还有一孙叫赖定,因在潭州(今湖南长沙)做官而在当地安家。赖德的长子赖标,自上杭古田迁至福建宁华县石壁村,其11世孙赖朝美徙居福建永定汤湖:另两个11世孙赖祖华、赖祖三于明初由宁华石壁迁至程乡(今广东梅州),后又他衍出蕉岭、平远等支派。赖氏谱牒还记载:赖氏族人为避楚灵王之害,有改为罗、傅二姓者。川、滇一带的赖氏多数人融入阿昌族。清朝乾隆年间,有赖云从自福建漳州渡海至台中开基,此后,闽、粤赖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有的进而移居海外,去新加坡等地谋生。郡望堂号堂号:  秘书堂:唐代赖棐,从小聪明,7岁会写文章。20岁通九经百家之言。乾元中,中了进士,拜崇文馆校书郎。他不愿干,退居乡里,人们把他的家叫做秘书里。另外还有:颖川、南康、河南、四川、松阳等堂号。  郡望:  1、颖川郡:秦王政17年置郡。相当今河南登封、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以北县地。此支赖氏,其开基始祖为叔颖。  2、南康郡:晋太康三年置郡。东晋移治赣县,相当今江西南康、赣县、兴国、宁都以南地。此支赖氏,为赖光之后。  3、河南郡:汉高帝二年改秦三川郡置郡。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  4、河内郡:楚汉置郡。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地区。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  5、松阳县:旧县名,在今浙江西南部,1958年撤消,并入遂昌县。此支赖氏,其开基始祖为晋代的赖光。历史名人赖文光:清末太平天国著名将领。  赖汉英:太平天国时期杰出将领。  赖镜:清代画家。  赖良:元代文学家。  赖文俊:宋代地理学家。


赖氏家族展

  第一部分:赖恩爵振威将军第简介   一、振威将军第平面示意图   二、振威将军第简介   第二部分:赖氏家族起源   第三部分:“三代五将”对联说明   第四部分:刘起龙将军墓   刘老夫人为赖世超将军夫人,出身名门,字幼就读私塾,智慧过人,自著书本教育子孙。(以下摘录部分)   一、为官诀词:文官愿为清史瘦,武官敢当沙场卒。   二、受职须知:职责所在,岗不离守。……不得犹豫,才是本领。   三、三字祖训:人生学,学而生。……事分析,知为人。   四、七言祖训:自古朝政群雄起,干戈战乱民遭祸。……   第五部分:“还我祖愿”匾说明   1997年6月21日香港回归前夕,赖氏后裔从世界各地回到赖恩爵振威将军第,举行仪式隆重纪念赖恩爵将军和庆祝香港回归,并在将军第内挂上牌匾,上书“还我祖愿”。如今,香港回归,祖愿已还。   第六部分:赖恩爵指挥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战争第一战   第七部分:“巴图鲁”介绍   巴图鲁,满语“勇士”之意,原为蒙古语。道光皇帝授赖恩爵“呼尔察图巴图鲁”称号。呼尔察图是满文勇号,英雄之意。   第八部分:赖氏家族历代任职一览

赖姓起源

赖姓在宋人编写的《百家姓》中被排在第276位,在当今以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国姓氏中为第98大姓。赖姓形成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
一、赖姓起源 赖姓源于赖子国,系以国为氏。《姓氏考略》引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姓氏篇》云:“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也说:“《左传》赖国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交代更为具体:“三代诸侯赖子之国,春秋鲁昭四年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按邓名世所说,赖国为子爵国,曾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于鲁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为楚国所灭,亡国后的赖国子孙以国为氏,就是赖氏。 《左传·昭公四年》对楚国灭赖有明确记载:楚灵王“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壁,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壁,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引文中的“舆榇”,为置棺材于车,表示有罪当死或以死自誓;“椒举”即伍举,楚国大夫,伍参之子,伍奢之父。1989年出版的《息县志·大事记》根据《左传》的记载记述道:“周景王七年(前538年)秋,楚灵王领诸侯灭赖国。赖子两手反绑,嘴衔玉壁,士兵袒胸露臂,抬着棺材跟从,到楚中军见灵王。楚灵王听从椒举之言,亲手为赖子解绑,接受玉壁,烧掉棺材,迁赖国至鄢地” 关于赖国的地理位置,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明确地写道:“赖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清代人张澍《姓氏寻源》引西晋史学家司马彪的话说:“汝南褒信县有赖亭,故赖国,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这里所说的“褒信”,东汉置县,属汝南郡,南朝宋改名苞信县,隋大业初复名褒信县,唐天佑中改名苞孚县,北宋复名褒信县,属蔡州,即今河南省息县所属之包信镇,位于息县城东北35公里处。于此可见,赖姓祖根在今息县包信镇。 关于赖姓的系出,有两种说法:一说出自姜姓,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一说出自黄帝世系,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主炎帝后裔说者,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古代的厉国与赖国为同一诸侯国。《春秋》鲁僖公十五年;“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西晋学者杜预注:“厉,楚与国,义阳随县北有厉乡。”此言厉国是楚国的结盟国,在随县北厉乡。随县今属湖北。《汉书·地理志》云:南阳郡随厉乡,故厉国也。注:厉,读曰赖。《通典》、《通考》、《通鉴地理通释》、《春秋地名考》、《方舆纪要》等书,皆说赖与厉为两国。张澍更加明确地说:汝南褒信之赖国,“非炎帝后之赖。春秋灭赖,古本作厉,世以为即厉,非也。《晋志》云:厉、赖二国。”清人顾栋高则谓厉与赖通,实为一国(详见其所编《春秋大事表》)。又,《康熙字典》释“烈”字云:“与厉通”,“又音赖”,并引《礼·祭法》注云:“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烈山氏。”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称“传说中的炎帝后裔有四支,可能是属于古羌的四个氏族部落。一支是烈山氏,其子名柱,会种谷物和蔬菜,从夏代上被奉为稷神。据说,烈山氏在今湖北的一些地方,烈山氏就是烧山种田的意思。”所谓“烧山种田”,即放火烧山,将草木焚为灰烬当作肥料,进行原始的农业生产(刀耕火种)。何光岳《炎黄源流史》强调“赖又作厉、列、烈”,说:“赖国起源于神农氏炎帝之后的一支烈山氏,居于山西价休之烈山,商周时立国于今河南鹿邑之赖乡,后被周所伐,遂南迁到(河南)商城赖乡。春秋时赖国服属于楚,后被强迁至湖北随州之厉乡,因楚灵王所迫,再行迁至(湖北)宜城之鄢地”。 主张赖国系出黄帝后裔姬姓的说法,见于南海出版公司1990年出版的《中国文化大博览》。该书称:周武王弟叔颖,国为氏。还说;“赖国旧址,即秦时‘颍川郡’亦即今河南原许州、陈州、汝宁、汝州诸府州之地。赖氏发祥于此,族人遂以‘颍川’”为郡号。又说,清康熙年间的《御制百家姓》,“以周文王迁于岐山,即西歧,叔颖为文王之子,追本溯源,将赖氏列为西川郡,称其堂号为西川堂”。 二、播迁演变 赖国灭国后,其遗民部分被迁至鄢地(今河南鄢陵),还有一部分散居于今河南省的其它地方,后在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后移治今河南许昌)、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武陟)形成望族。颍川赖氏由于任官和战乱等原因,有一支播迁于江南,分布于今江西、福建、湖南、浙江、江苏、广东等省的一些地方,还有一支在南康郡形成望族。所以,《通志·氏族略》说,赖氏“望出南康、颍川、河南”;南宋时的《古今姓氏书辩证》说“赖氏今望出河内”。 《元和姓纂》说:“汉有交趾太守赖先,蜀零陵太守赖文”。交趾郡治民在今越南河内市西北,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零陵。这说明在汉代已有赖姓人物活动于最南部的岭南地区,三国时又有赖姓人物在今湖南南部做官。广东蕉岭《赖氏族谱》及兴宁《赖氏源流》尊叔颍为赖氏始祖,称汉交趾太守赖先为叔颖的14世孙。叔颖22世孙赖深,初任贵州知府,后升陕西道监察御史,卜居丰宁(今陕西西乡),为丰宁赖氏始祖。叔颍25世孙赖忠诚,东晋兴宁元年(363年)任虔州知府,因见松阳(今浙江境内)山清水秀,遂在当地安家,为松阳赖氏开基祖;其曾孙赖遇,东晋时任江东知府,秦请以所居松阳为府郡,晋安帝亲题“松阳郡”三字赐之,赖氏复以“松阳”为郡号。叔颖30世孙赖硕,于南朝宋元嘉末年迁江西宁都;其第三子赖灿,娶丘氏,生7子:昭、德、度、明、思、求、彦。这7个分支汀、闽、赣、苏等省,又形成一些支派:赖昭徙居会同、武村(宁都),赖德裔徙居福建上杭古田,赖明徙居江西宜黄乐安,赖度以其后代分衍于江西龙南、上犹等地,赖思及其后代分衍于江西石城、秋溪、建昌、广昌及福建岩前等地,赖求及其后代分衍于江西信丰、瑞金、南康等地,赖彦任江苏杨州通判,在当地安家。赖硕还有一孙叫赖定,因在潭州(今湖南长沙)做官而家于当地。赖德的长子赖标,自上杭古田迁福建宁化县石壁村,其11世孙赖朝美徙居福建永定汤湖;另两个11世孙赖祖华、赖祖三于明初由宁化石壁迁至程乡(今广东梅州),后又分衍出蕉岭、平远等支派。赖氏谱牒资料还记载:赖氏族人为避楚灵王之害,有改为罗、傅二氏者,以其毗邻,兼有姻戚关系,因有赖、罗、傅联宗之说。 又据道光《云南志钞·土司志》载:“赖罗义,四川巴县人。明正统时,兵部尚书王骥征麓川,罗义为左哨把总,随师有功,令守户撒。”户撒即今云南陇川县户撒区一带。这说明在明初或明以前已有赖氏族人徙居于川、滇一带。其中,多数人融入阿昌族。 另据台湾谱牒资料记载,清朝乾隆年间,赖云从自福建漳洲渡海至台中开基,为赖氏入台湾始祖。此后,闽、粤赖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有的又进而移居海外,去新加坡等国谋生。 三、名人业绩 在历史的长河中,赖姓人才辈出,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除上文述及者外,唐代有雩都(今江西于都)人赖棐,乾元中进士,拜崇文馆校书朗,不就,退居田里;还有光禄少卿赖文雅;宋初有画家赖祚;宋代有处州(今浙江丽水)人赖文俊,好相地之术,著有《绍兴六地八铃及三十六铃》等;清流(今属福建)人赖绂,官终清远军节度使判官;淳熙初年,荆南人赖文政(即赖五),领导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茶贩、茶农起义,反抗南宋政府压迫。元代有宁化(今属福建)赖禄孙,以事母至孝著闻;天台(今属浙江)人赖良,采录元末人诗,编有《太雅集》。明代有福建人赖天赋,洪武任兴宁修;永定(今属福建)人赖先,同终常德知府;广昌(今属江西)人赖礼,历官武功、兴宁、沅江知县,廉介不阿,所至有称。清代有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赖以邠,善画兰,雨晴风雪,各尽其态,兼长诗词;清流人赖用贤,事母至孝,又五世同居,当时所称;永安(今属福建)人赖珍,诗、文、书、画俱臻其胜,尤擅长画兰竹;城西人赖镜,工画山水,笔力遒劲,作诗清削幽异,兼工书,时称三绝;会昌(今属江西)人赖方勃、赖方度兄弟及方勃之子赖鲲升,皆工诗,因辑投赠之作为《友声集》。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有两位著名的赖姓将领:赖汉英、赖文光。赖汉英,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洪秀全妻弟,参加金田起义,1853年升夏官副丞相,屡立战功,后任东殿尚书,不久,死于杨韦事件。赖文光,广西人,参加金田起义,于1864年封遵王,转战陕西、河南、安微、湖北等地,屦败清军,后在突围时被俘,英勇就义于江苏杨州。现代有福建永定赖际发,建国后曾任建材部部长等职;江西赣县人赖传珠,建国后曾任北京军区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罗姓家族的始祖

罗氏始祖的起源,罗姓家族的始祖,是上古时期的祝融氏。祝融氏姓重黎,依照辈份计算,则是颛顼帝的曾孙,黄帝的玄孙。距今整整约四千四百八十七年以前(即公元前二五一四),黄帝的孙子颛顼高阳氏继立为天下共主,以五行纪官,派遣他的孙子重黎担任火正官,就是祝融氏,后来又号称有熊氏。 正跟中华民族大多数姓氏的发展过程一样,自上古就号称为有熊氏的重黎后裔,到了后来也纷纷以熊为姓。并且在周朝初期,就人才辈出,使这个家族见重于世。当时,最早为这个家族发声的,应该是曾任周文王之师的鬻熊。到了周武王的时候,鬻熊的后裔中有一位叫做熊绎的,由于事武王有功,就被封在湖北丹阳,成为周天子的一位诸侯。这就是其后在周代的历史上长期耀武扬威楚国的开始。   比熊绎的受封稍早,有熊氏的后裔之中还有一位名叫作匡正的,由于辅助周室伐纣有功,于武王三年(即公元前一一一八年)被封于宜城,成为一个子爵之国,这就是周朝初年众多诸侯中的罗国,也就是有熊氏后裔以罗为姓的起源。(据一项罗氏公谱的记载:这位罗国的创始人匡正,就是黄帝第六十五世孙,祝融氏第六十世孙。)周朝西周三五二年,分封七十二国,罗也是其中一国,故尊他为罗氏一世祖。    匡正以佐周灭纣的殊功而得国,但为什么以「罗」为国名呢?原来,匡正的封地宜城,就是现在湖北省宜城县西方的罗川城,当时距离宜城八十里的地方,有一条叫做罗水的河流,所以当初才会以「罗」为国号。   自匡正开国后,罗国的传世情形,由于后人的重视,一直保存有完整的资料。他们在湖北宜城的太平岁月里,自匡正算起,总共持续了十四代,其传世祖的名子,依次如下:一世匡正,二世奕芳,三世祥,四世甲应,五世文波,六世德,七世操,八世进贤,九世愼,十世璇,十一世辇,十二世赞,十三世静,十四世洪统。当然,经过了这么长时期在安定的环境中蕃衍,罗国的子孙,才日益庞大和茁壮起来了。   只可惜好景不常,自十五世的罗国之主彦一开始,这个家族无忧无虑的岁月就逐渐结束了。结束他们安定生活的,不是别人,就是他们的邻居--野心勃勃的楚国。   上面提过,周朝初期的罗国和楚国,全部都系出上古时代的有熊氏,谊属兄弟之邦,同时,国家的所在地又靠近(楚国在湖北省姊归县一带),照理应该是唇齿相依,互相扶持才是。然而,事实却不然,当时一心想争霸业的楚国,利令智昏,竟然再跟罗国过意不去,把罗国逼得一再迁移,从湖北宜城而枝江,再从湖南的长沙至湘阴,颠沛流离了好一段日子。   楚国欺凌弱国的所做所为,固然遗臭万年,然而以罗姓家族的发展而言,当年亡国的噩运,又何尝不可以视之为因祸得福呢?毕竟,由于有了当年避楚难的过程,罗姓家族才能够很早就在历史上出人头地,并且苗裔遍及天下,卓然成为全国有数的著名大家族。   当年罗国跟楚国的长期抗战史,更早已永垂青史,为世世代代的国人所称颂仰慕。最后,罗国之亡于楚,是发生在周定王十一年,亦即公元前五二四年之事(距今二千四百九十八年)。亡国之后,罗国的后裔有好几代都隐逸于山村之中,经过廿五世苍、廿六世乱、廿七世利达、廿八世秀扬、廿九世学、三十世程正,一直都没没无闻。   到了卅一世的凌甫公,才把被灭亡了二百卅年之久的罗国复兴起来。而且,罗氏能够有如此完整谱系记载,也完全是凭他之功。所以,凌甫不仅是罗氏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先人,更是罗氏家族的大功臣(复国一世祖)。   凌甫、讳乘,是一位很有志气的人,他深恨罗国被楚国所灭,焦思苦虑,审度情势,看出在当然的济济羣雄中,惟有秦国才是楚国的对手,于是他就跑到秦国去做事,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获得秦王的器重。周显王三年,即公元前三六六年(距今二千三百四十年),秦王决定把陇西之地封赐给他作为采邑。但是他一方面婉转谢绝此一恩赐,另一方面,却恳请秦王派兵助他复国。结果,在秦国大军的帮助下,凌甫公果然很快就达成复国的心愿,把宜城从楚国的手中抢回来。   罗国复国之后,凌甫公紧接着展开建国的工作。首先,他认为宜城位处偏僻山中,不适合作为政治上的领导中心,于是,他当机立断,把罗国的国都毅然迁到较南的枝江(即今湖北省枝江县)。据说,一直到现在,枝江县还遗留有两千三百多年前罗国的故址。   完成了迁都的重大工作,凌甫公又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当然,他看到罗氏家族的宗人散徙,大都罔知所宗,就追寻源流,取上祖祝融居火正,匡正封于宜城,以国为姓,历世源流,辑为家谱,传诸于后。罗氏之有家谱,就是这样早在两千三百多年以前即已开始,难怪他们系统分明,井然有序。   这位罗氏家族的大功臣--凌甫公,是于周显王廿八年(公元前三七二年)去世的,享寿九十七岁,他的陵墓就在枝江城北。   凌甫的儿子叫图南,虽然没有特殊的表现,却守住了其父的基业,传到图南之子守陇,罗氏又有了一次的大变动,就是把国都所在地从湖北枝江又迁到了湖南长沙。   在湖南长沙,罗氏家族曾经过十分辉煌的日子,湘之东有故罗城,著名的汨罗江过去叫作罗汭,都是由于罗氏家族的繁荣于此而得名。   罗氏家族迁移到长沙后,自守陇以降,传了真、弘、科屏、廷荣、复任、维翰、天朝等世,物移景迁,已经到了秦、汉时期。而上面的数世子孙之中,维翰曾位列九卿,天朝也官拜翰林学士,是相当飞黄腾达的。

赖罗傅三公会联办千人宴


宗乡会馆合资合力联办活动,不仅能够节省资源,凝聚宗情,更能加深活动的力度与影响层面。最近,本地的三间宗亲会馆为了增进赖罗傅三姓宗亲情谊,联合举办大型的周年纪念活动。自11月18日起,连续两天分别庆祝南洋赖氏公会成立75周年,南洋罗氏公会成立55周年以及南洋傅氏公会成立65周年。

来自世界各地59个赖罗傅宗亲团体与本地赖罗傅宗亲超过千人前来参加了这次盛大的活动。
庆典活动于11月18日在新加坡博览中心拉开了序幕,由教育部兼贸工部政务部长曾士生主持了开幕仪式。
曾士生部长在致词中表示,三个兄弟公会联合庆祝周年纪念,不但节省开支,也壮大了场面,带来了人气与和气。他希望,三兄弟团体能够本着“同舟共济,以和为贵”的传统精神,共同使会务蒸蒸日上。
11月19日,三间会馆又在中华总商会设宴,为海外赖罗傅宗亲饯行,邀请罗明士国会议员担任大会主宾。
庆典工委会副秘书赖金存(南洋赖氏公会副会长)在受访时表示,宗亲们对此次庆典活动的圆满举行感到高兴。他指出,三间公会选择在同一天举行的目的,除了省时、省事,让海外宗亲一次过参加三间公会的庆典外,也让本地三姓宗亲们通过此次庆典活动的筹备工作,培养了精诚合作,团结友爱的互助精神,进一步增进彼此的情谊。此外,三间会馆也分别出版特刊或特楫,以资纪念。

第十三届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代表大会

第十三届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代表大会筹委会成立
据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消息,第十三届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代表大会筹委会已成立。 2006年9月28日经赖罗傅三姓代表多次联席会议研究,决定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由赖永森,罗训森,傅加星等人负责筹办。
二、召开世界赖罗傅联谊会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的时间、地点初步确定:
⒈ 大会时间:2008年10月11日至13日
⒉ 大会地点:中国福建省泉州市
三、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秘书处人员及通讯方式如下:
主席:傅加星
常务副主席:赖永森
副主席兼秘书长:罗训森
常务副秘书长:傅子良
副秘书长:赖祖地
秘书:傅斌彬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广益中心3号楼303
邮政编码:362000
电话(办公室):086-595-22276597
传真:086-595-22278597
Email: master@fu.fjmail.cn

2006年5月25日15时,在印尼召开的“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第十二届代表大会”,大会经过紧张投票角逐,通过了中国福建泉州举办2008年“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的决议。本会同仁听到后,欢喜雀跃,热烈祝贺泉州申办成功。 中国大陆是世界赖、罗、傅三姓的发源地,在中国大陆举办“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代表大会”将极大促进三姓宗亲联谊,加强海内外三姓宗亲的团结互助,从而增强炎黄子孙凝聚力。 为了申办成功,泉州赖、罗、傅三姓宗亲多方努力,艰苦奋斗,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劳动。 本会总编罗训森高级工程师;秘书长、福建省档案局助理巡视员罗炳行研究馆员;编委、福建省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罗肇前研究员及沙县联络处顾问、原沙县党校校长罗正奎于4月22日前往泉州,参加中国大陆首次召开的“申办第十三届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筹备会”。会前会后向与本会有联系的海外罗氏宗亲会发函、发传真、电子邮件,希望支持泉州当选。委派罗启光先生代表本会投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中国大陆三姓宗彦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取得申办成功。 申办成功,离举办成功,还有很长的距离,还有许多艰苦、繁杂的筹备工作,祈望中国大陆赖罗傅三姓动员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持福建泉州赖罗傅担负筹备秘书处的重责,大家欢聚一堂,共襄盛举。 预祝2008年,奥运之年,“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第十三届代表大会”在泉州举办成功。

2007年11月11日星期日

弘扬传统中华文化

时下,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热议随之升温,并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引发了强烈的反响。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可喜的现象,说明人们对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越来越重视、越来越紧迫;也说明,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除了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以外,还必须有与之相称的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软实力”的必要匹配。舍此,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它关系到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关系到中国和平崛起的基础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问题,关系到我国国民的信念、信仰、精神面貌、道德风尚和价值观、世界观等核心问题。
  一、从中国在世界的影响看,最受人尊敬和影响力最大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国际人才》杂志今年第二期刊登了一篇文章叫“孔子在欧洲”,前不久有的报纸上登了“孔子在非洲”;其实,全面的说法应该是孔子在世界。凡有出国访问或考察经历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国外最推崇、最敬佩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报载,2004年以来,世界上新设立的孔子学院有26所;有100多个国家2300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学汉语的人数达到了3000多万。中国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四部古典小说,数百年来风靡日本、韩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历久不衰,并且渗透到了军事、政治、文化、商业、教育和宗教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春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去年一个时期,媒体报道的韩国与我国有关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争议问题,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排以上军官人手一册《孙子兵法》,世界上装备最先进国家的军队,最需要的恰恰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军事家的聪明和智慧。几年前,人民解放军一个代表团到瑞典访问,其中参观瑞方一个军事院校,对方主动提出要与代表团讨论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军事著作《黄石兵书》。尽管瑞典的军事装备和军事工业在世界上是很先进的,但中国古人的智慧对他们来说至今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还有一个反证,无论1860年英法联军,还是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第一个动作就是到当时中国文物保存最集中、最全面、最完善的《圆明园》和故宫抢劫文物,而后运回国内充实自家的博物馆。这真实一个绝妙的讽刺,那时号称“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他们眼里柔弱不堪的大清帝国,最有价值的恰恰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
  二、从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看,它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和载体、是立国之本。
  什么是传统文化?当前众说纷纭,没有统一、完整的现成答案。不过,可以通过对文化定义的了解,使我们对这个概念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和把握。《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定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由此可见,传统文化这个概念的含义非常宽泛,它不仅包括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社会实践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而且为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时期社会成员所共有;是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人类认知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社会实践的一切文明成果。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是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文化对于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人们意识、道德等精神方面的密切关联度,它不仅揭示了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进程关系、与社会整体的关系,而且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论从哪个层面强调,都是举足轻重的。  
三、从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看,它既包容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精华、又融合了各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优长,历久不衰、博大精深。                   
  四、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体系庞大、数量惊人、难以胜数,对推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甚至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我国传统文化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不是很短篇幅可以说清楚的,这里仅简要列出几个方面的例证,供读者参考。  首先,思想道德方面。这方面著述非常丰富、成就斐然、影响深远。如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大学》、《中庸》,庄子的《逍遥游》,孟子的《孟子》,以及后来的《三字经》、《第子规》、《诸子治家格言》等等。其次,科学技术方面。这个领域成就和著作内容十分丰硕、涵盖面很广、其中不少在世界享有盛誉。如秦代李冰父子设计并监造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汉代科学家张衡制造的天文测量器材《浑天仪》,造纸、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数学家祖冲之、水利学家郭守敬、以及科学著作“天工开物”、“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等,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第三,军事研究方面。传统文化在这个领域著述可以说是群星灿烂,独树一帜,成果卓著。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记》、《孙膑兵法》、和《黄石兵书》等军事著作享誉千古、惠及当代;还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著名军事家张良、韩信、曹操、诸葛亮、谢玄、李世民、赵匡胤、刘泊温、戚继光、左宗堂等,已成为聪明智慧的象征、至今赞口不绝。第四,文学艺术方面。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精品荟萃,脍炙人口。如从古至今人们广泛流传的对诗词文章的最简练概括,如“唐诗宋词元曲汉文章”,最形象的形容,如“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即是生动的证明;还有对历史上著名文学家、艺术家的简要概括称谓,如“竹林七贤、”“唐宋八大家”、“杨州八怪”等,即是赞誉和赞美;至于文学、史学、散文、诗歌、小说创作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更是异彩纷呈、不胜枚举。如《诗经》、《离骚》,《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以及四部古典小说、传统文化的积淀非常丰厚,非常难得。如《黄帝内经》、《伤寒论》和《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茶经》等等。                   五、从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看,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之魂、民族之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文化和谐,当前,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多,外来文化的影响渗透随之加强;而且对外来文化内在需求和外在压力双向加大,并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面、多种方式,以前所未有速度和力度释放出来,这是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有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因势利导,才能使传统文化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发扬光大。
是处理好传统文化“外热内冷”,理性把握稳步推进问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长,国外兴起了一股规模空前的、包括了解传统文化在内的汉语热。国内对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地位也展开了热烈讨论,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不过,对国外的汉语热要冷静、客观地看待,他们大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非中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的影响。国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众说纷纭,各持己见,形成共识还需要一个过程。操之过急是无益的。

太原清徐《罗氏家谱》之研究

作者:陈辽 阅

1988年,山西及山西清徐县的某些学者,出于对《三国演义》原作者罗贯中和对乡里的热爱,因山西太原清徐《罗氏家谱》中第六代罗锦有“次子出外”字样,遂认定罗锦无名字的“出外”“次子”即为《三国演义》原作者罗贯中。其后他们宣称罗贯中已经找到。内地多家报纸对此说加以炒作,一时沸沸扬扬,都说《罗氏家谱》中罗锦的次子即是罗贯中。这些学者的文章后来又在台湾的报纸上发表,使此说得到进一步的传播。1999年9月,我去清徐参加了第十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蒙赠山西太原清徐《罗氏家谱》研修公会编印的《罗氏家谱》一册。细读之下,发现山西及太原清徐的某些学者在解读《罗氏家谱》过程中发生了一连串不该发生的失误。这些学者,有的是我的好友。但“我爱我友,我更爱真理”,乃作此文,论证太原清徐罗某某绝非《三国演义》原作者罗贯中,向《三国演义》研究者和读者们请教。 一、不能将《罗氏家谱》中的“先祖”“远代祖宗”和《家谱》中的“第一代”“始祖”混为一谈 某一姓氏的“先祖”、“远代祖宗”和某一姓氏家谱中的“始祖”、“第一代”不是一回事。如《孔氏家谱》把孔子(前551-前479)作为孔氏的“始祖”和“第一代”。但是,孔氏的“先祖”和“远代祖宗”并不是孔子。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在叔梁纥之前还有“先祖”。因此,某一姓氏家谱的修纂者,常常把他们尚可知道姓名的“始祖”作为该家谱的“第一代”,而把传说中的某氏或不知道名字的某个人称为“先祖”。太原清徐《罗氏家谱》也是这样。《罗氏家谱》最早纂修于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纂修者为“太原府学贡生除大同府儒学训导(罗)正己”。他在《清源(按:即今清徐)罗氏家谱序》中明白写道:“祖宗支派,除远代外,不敢妄附。姑据先人口传,有前京畿纪述者云:吾先祖根于蜀郡,自唐仕于青州仆射,即今梗阳(按:后为清源,现为清徐)也。因路远不能还乡,籍于白马一都。”这位罗正己即《罗氏家谱》中的第八代罗礼。“礼以正己”,所以他又名“正己”(或“正己”是他的字)。过了17年,明万历二十年(1584年),罗礼又重新纂修《罗氏家谱》,那时他已是“致仕教授”,退休了,但他又写了一篇序,其中清楚写道:“吾闻远代祖宗乃四川成都府人也,仕于青州,即今清源也。因路远不能还乡,入籍白马一(都),后迁城南三等都。”罗礼是当过“大同府儒学训导”后又升任“教授”的文人,他懂得一点谱牒学,所以他是把“先祖”、“远代祖宗”和家谱中的“始祖”、“第一代”分开的。他把梗阳罗氏的“第一代”确定为“罗仲祥”。隆庆元年为1567年,罗正己已是“大同府儒学训导”,约40岁左右。以每代平均25年左右计,上推七代,那么清徐《罗氏家谱》中的“始祖”、“第一代”罗仲祥约出生于1325年左右,即元泰定二年左右。在清徐《罗氏家谱》中从第一代罗仲祥起至第九代,支派分明,每一代各生了几个儿子,妻子是谁,都一一载明,并不存在有什么“阙轶差错”的问题。 但是,到了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第十四代庠生罗鳌纂修家谱写《梗阳罗氏家谱序》时,由于罗鳌对谱牒学不甚了然,竟把“先祖”、“远代祖宗”和“始祖”、“第一代”划上等号。罗鳌比罗礼晚了六代,至少晚生了150年。罗礼在《序》中说“先祖根于蜀郡,自唐仕于青州仆射,即今梗阳也。”他并没有说“始祖”、“第一代”罗仲祥“自唐仕于青州仆射”。但到罗鳌那里却说“始祖仲祥于后五代唐时游宦为青州仆射”。这就发生了巨大的时间差错。罗氏“先祖”、“远代祖宗”于五代后唐时期(923-936)来梗阳任“青州仆射”(关于这一问题,我在后面还有考论,此处从略”,到罗礼于隆庆元年(1567年)第一次纂修《罗氏家谱》,约600年,以每年25年计,应经历24代;即使以每代30年计,也应经历20代。但是,罗礼明明说他是梗阳罗氏第八代。可见,在五代后唐时任“青州仆射”的,是不知名的罗氏某位“先祖”、“远代祖宗”,绝不是罗鳌说的《罗氏家谱》的“始祖”、“第一代”罗仲祥。这是通过小学生的四则运算即可搞清楚的,但罗鳌却由于缺少谱牒学常识而把“先祖”、“远代祖宗”和“始祖”、“第一代”混为一谈了。 遗憾的是,从第十四代罗鳌起,《罗氏家谱》的后来纂修者都沿袭了罗鳌的这一错误说法。第十四代武庠生罗维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重修罗氏家谱序》中也说:“始祖仲祥,自唐为青州仆射,因避乱,择梗阳之寺沟止焉,即今清源县也。”乾隆十一年(1746年)的《清邑罗氏家谱序》和罗元祥的《序》;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罗元祥的又《序》;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罗守谦的《序》;嘉庆十四年(1809年)罗宽裕的《重修罗氏家谱序》、罗七书的《重修家谱序》、罗泽清的《重修罗氏家谱记》;道光二年(1822年)罗宽裕的《序》、罗补衮的《序》、罗星煌的《重修家谱序》、罗泽潢的《序》、罗止瀛的《重修家谱序》;道光十九年(1839年)罗其珍的《纂修家谱序》;咸丰六年(1856年)罗丕谟的《谱序》、罗其宝的《重修家谱序》;同治十一年(1872年)罗其瑞的《重修家谱序》、罗树芝的《重修罗氏家谱序》;罗益亨的《罗氏重修族谱颂并序》、罗文藻的《重修家谱歌并序》,都因袭了、重复了罗鳌“始祖罗仲祥”于五代唐时“仕于青州仆射”的说法,谁也没有改正这一错误。 遗憾的是,山西及清徐的某些学者竟没有认真阅读《罗氏家谱》,也把“先祖”和家谱中的“第一代”划上等号。他们也没有计算一下,自五代后唐时(923-936年)至梗阳罗氏第十四代罗鳌写《梗阳罗氏家谱序》时(1678),已经历了750年左右,罗氏的每一代怎么可能长达54年呢?假如“第一代”罗仲祥于五代后唐时即来青州任仆射,他的第六代即生下了后来写《三国志传》的罗贯中,那么,罗贯中的出生时间应在1086年左右。而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持罗贯中即《罗氏家谱》第六代罗锦“出外”的“次子”、被除名的罗某某说的论者,他们的推论是这样:第一,罗贯中“写出过《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第三本杂剧,又写出过被封建阶级视为‘小说末流’一类的《三国演义》《水浒全传》等小说作品,他这种与倡优、伎艺人等混为一流的行径,无异是有辱祖先、玷污门风、罪不容赦的罪行。”第二,“更为严重的是,罗贯中曾经参与过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倡乱’、‘诲盗’之书的《水浒传》的编集修撰工作,元、明、清三代,封建统治阶级对有‘倡乱’、‘诲盗’之嫌的小说、戏曲作品屡次明令禁毁。”“所以罗贯中可能是以身兼‘败子’和‘逆子’双重身份而被除名的。”这里我们且不谈罗贯中写了《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杂剧,写了《三国演义》《水浒全传》是否一定会被《罗氏家谱》除名(按:江苏兴化施彦端的后人即在施彦端名下,添上“字耐庵”字,把施耐庵作为兴化施氏的始祖),因为《录鬼簿续编》中有罗贯中的记载,《三国志通俗演义》自明代中叶以后封建统治阶级并不禁毁,清王朝还将《三国演义》译为满文让满人阅读;我们只说论者谓第六代罗锦的“出外”的“次子”即是罗贯中的说法毫无根据。按照《罗氏家谱》,从第一代罗仲祥起至第八代第一个纂修《罗氏家谱》的罗礼止,其世系的清楚、准确是毫无疑问的。清源(即今清徐)罗氏第六代有罗钊、罗铖、罗锦、罗镐、罗镡兄弟五人。罗锦生子六,长子才聚,次子无名,注明“出外”,三子才增,四子才森,五子才宝,六子才仓,这是清源罗氏第七代。而五子罗才宝有子四人:罗囗、罗祺、罗礼。他们是第八代。在罗礼的名下,明明白白写道:“贡生任大同县教谕升大同府教授”,也就是第一个纂修清徐《罗氏家谱》时(1567)自称“太原府学贡生除大同府儒学训导”的罗正己、而在万历十二年(1584)《序》中称“致仕教授”的罗礼。他的罗锦“出外”的“次子”罗某某的关系,是侄子和亲叔叔的关系。罗礼修谱时何以将他的亲叔叔除名,原因不得而知,但这位亲叔叔绝对没有写过《三国演义》和《水浒全传》,却是可以肯定的。罗礼纂修《罗氏家谱》,时在1567年,约40岁左右,他的“出外”的二叔罗才某假如比他大25岁至27岁,应出生于1500年左右,即明弘治十三年左右。人所共知,《三国志传》成书,虽有宋末、元代后期、元末明初等说法,但庸愚子(蒋大器)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写《序》的时间为弘治甲寅,即1494年。那时罗锦的后来“出外”的“次子”罗某某尚未出生,他怎么会创作《三国演义》呢? 持罗锦次子即罗贯中其人的论者,他们还给这位“次子”编造了一个名字叫“才本”。因为他是“才”字辈,而罗贯中的大名为“本”,两下一凑,就成了“罗才本”。这更是无稽之谈! 必须指出,纂修《罗氏家谱》的人员,文化素养并不高,而且他们都有故意抬高祖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倾向。如最早纂修清徐《罗氏家谱》的罗礼,先是当“儒学训导”,后升为“教授”,他在修谱时便把当过梗阳县小官的“先祖”,说成是当过“青州仆射”。不过,他还算比较老实,说那是“姑据先人口传,有前京畿纪述者云……”并没有十分肯定这件事。其实,“仆射”是武官中的高官。据《辞海》,古代重武臣,以善射者掌事,故名“仆射”。东汉尚书仆射为尚书令的副手,职权渐重;到末年便分置左、右仆射。魏晋以后,令、仆射同居宰相之任。唐代不设尚书令,仆射即为尚书省长官,初期与中书令、侍中同为宰相,中期以后,非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不为宰相。宋初相沿,元丰改革官制,才又以左、右仆射充宰相。徽宗时一度改为太宰、少宰;乾道八年(1172年)改为左、右丞相。其后“仆射”之名废除。可见“仆射”是高官,小小青州,何来“仆射”?至于《青州》,《书·禹贡》:“海、岱惟青州”。“海”指今渤海;“岱”即泰山。汉武帝置十三刺史部,内有青州,辖境相当今山东德州市、齐河县以东、马颊河以南以及济南市、高密、莱阳、栖霞、乳山等县以北、以东和河北吴桥等地。东晋、南朝,唐、宋时期,青州辖治地区,都是在山东一带地方。在地理志上从未见过太原附近还有什么“青州”。罗礼没有查阅过历代的职官志和地理志,只是因为要抬高他的“先祖”的地位,才把梗阳小官说成是“青州仆射”。后来罗氏子孙没落,但从罗仲祥起,清源罗氏又中兴,于是罗礼把罗仲祥作为他所纂修的《清源罗氏家谱》的“始祖”和“第一代”。罗仲祥约生于1360年左右,罗礼为清源罗氏第八代,这在时间上是完全吻合的。 到了乾隆十一年(1746年),《清邑罗氏家谱序》的作者,又把原是“太原府学贡生”的他的八代祖罗礼,“任大同府儒学训导以道翁讳正己者”,抬高到“岁进士”的地位。尤其是罗益亨于同治十一年(1872)在《罗氏重修族谱颂并叙》中,竟将八世祖罗正己(即罗礼)误写成“九世祖正己公”,还将“始祖”在五代后唐时的任职,说成是“委贽南唐,来官仆射”,成了南唐的仆射。而后唐(923-936)与南唐(937-975)根本不是同一个王朝,只是因为要抬高“始祖”地位,罗氏“始祖”竟成了南唐的仆射了。 从《罗氏家谱》的纂修者一贯抬高先人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的做法看,假如罗才本(?)真的写了《三国演义》(前已考论,这实属不可能),到了清代同治年间,《三国演义》已成了清王朝介导阅读的教科书,罗益亨等人又为什么不在《罗氏家谱》中予以注明呢? 四、所谓罗贯中即《水浒传》中的许贯中、罗贯中晚年隐居于今鹤壁市许家沟写作《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全属子虚乌有 当山西及山西清徐的某些学者确定《罗氏家谱》中的罗锦次子即写作《三国演义》的罗贯中以后,他们又施展其想象力,说《水浒传》中的许贯中即罗贯中的“虚像”;还说罗贯中晚年隐居在今河南省鹤壁市的许家沟从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创作。据说,罗贯中对许贯中隐居地的描述,“基本上是记实,写的是真山、真水、真地方,与现代标准地图相对照,也是丝丝入扣,了无差错。”“原来这个‘斗鸡村’就是清源县白石沟沟口之北的平泉村”。清初小说《善恶图全传》中有一位“罗贯中令郎”的罗定,而《罗氏家谱》第八代中恰好也有个罗定,是第七代罗才某的侄子,所以那个罗才某即是罗贯中,等等。这些说法,从表面看来,似乎煞有介事。介理,如我在前面所考论的,那个罗锦的次子罗才某根本不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因此,这些想象可以作为人们茶余酒后的谈资,却不能作为清徐罗某某即《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真切史料。 太原很大,太原地区姓罗的人很多。不能因为在清徐县发现了一个《罗氏家谱》,其中第七代有个人没有名字,就断定此人即《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寻找罗贯中的工作,我们一定要继续做下去,但是在寻找罗贯中过程中所出现的浮夸学风,我衷心希望在今后不再出现!

为什么是炎黄子孙;

曾经有人问我,凭什么说你是炎黄子孙?我当时便愣在那里,是啊,凭什么呢?终有一天我将离去,我的后代可曾知道有我吗? 是的,您也想到了家族谱。惟有它,让我知道我为什么是炎黄子孙;惟有它,让无价的亲情得以维系……可是,您有家族谱吗?没有,那为何不去编修自己的家族谱呢? 家族谱,亿万炎黄子孙的根系所在;家族谱,所有华夏儿女的精神故乡。没有了家族谱,寻根问祖,无非是缘木求鱼;没有了家族谱,追根溯源,简直是无本之木。
这要从最早把“炎黄”并列起来使用的情境进行分析。 最早把“炎黄”并列使用的例子是《汉书 》,以后“炎黄”渐渐并称且用以指华夏族乃至汉族的祖先。《汉书》卷三十三魏豹田儋韩王信传赞:“周室既坏,至春秋末,诸侯耗尽,而炎、黄、唐、虞之苗裔尚犹颇有存者。”可见《汉书》的作者班固是按照时间先后来列举炎帝(神农)、黄帝、唐尧、虞舜的。 所以为什么尽管黄帝更有名,贡献更大,又是黄帝部落通过版泉之战打败炎帝部落迫使其结成部落联盟的,但因为从东汉开始人们就习惯于按时代先后称呼他们,所以就一直是称“炎黄”而不称“黄炎”。 这就好比唐朝远比隋朝重要,但人们都称“隋唐”而不称“唐隋”是一样的道理。 当然,这只是在下的一己之见。

从海外华文文学到海外华人文学

散居于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正在用着不同的语言文字书写他们的篇章,因而产生了华文文学和非华文文学。目前,后者在中国大陆因被认为是外国文学而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其实,非华文写作跟母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因语言之便,其影响已遍及世界。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本文提出以下的构想:放宽视野,把海外华文文学的范畴,扩大到海外华人文学。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海外华人文学;身份认同;民族的根 中图分类号:I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_0677(2003)5_0015_06
1997年11月,我参加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的第九届国际华文文学研讨会。会上,我介绍加拿大用英语创作的华裔作家和作品。[1]讨论的时候,有大陆学者指出,在此之前的华文文学会议,早已经作了定论,把海外华人的非华文文学,视为外国文学,不在关切的范围。五年过去了,为了准备这次发言,我向中国大陆研究海外华人文学的学者打听,现在他们对于海外非华文文学的看法和研究的情况,回答是:“大陆讨论华人文学的归属问题的结果,是将其视为外国文学。华人文学不属于大陆学者讲课和研究的范围。”①我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些大陆学者写的海外华人作家用居住国文字写的作品的研究,都是刊登在命名为外国文学研究的刊物中。由此可见,海外华人的非华文作品,在中国大陆是被当做外国文学看待的。 如果稍为涉猎中国大陆学者的华文文学研究,会发现他们经常探讨海外华人的归属感、身份认同、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乡土情结等主题。其实,在华裔作家的非华文作品中,这些主题,都是常见的。仅仅因为语言之别,就排斥在外,我觉得很值得商榷。如果能够扩大视野,把华文文学与非华文文学一并来看,不单能促进海外华人文学学科的建设,增广比较文学的视野,对于世界华人的研究,都有裨益。 以下我提出一个观点:我认为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海外华文文学的范围应该扩大为海外华人文学。
一、散居华人的跨国写作
国学大师唐君毅教授在60年代感叹于中国人的花果飘零,他认为炎黄子孙,为时势所迫,到异乡讨生活,是个大悲剧。[2](p11-37)大概他怎样也无法预料到,时移世易,当全球化已经成为事实的今天,炎黄子孙分布更广泛,而且是主动的外流,不是被动的迁移。到了21世纪,交通、科技和信息的发达,中国大陆的开放和经济迅速强大,本土与外国之间的界线已经逐渐模糊。 散居在世界各地,有志于文学创作的炎黄子孙,正在不同的国度用着不同的语言文字书写他们的篇章。他们之中,有的坚持用母语华文为表达的媒介,在内容上融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个人经历,写出具有异国特色的混淆性(hybrid)文本。这些作者,如果以移居异地的时间角度来看,大多为第一代的移民。他们在中华文化氛围中长大,接受了华文教育,尽管长年累月生活在异国,思维和价值观仍然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对于中华大地有不可切割的精神联系。此外,东南亚一带国家,则因为有丰厚长久的华侨传统,能够培育懂华文的第二代,他们的子弟,回台湾升学的从未间断,如今到中国大陆求学的日益增多,以致他们的后代,仍然有人能用华文写作,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文文学的成就就是个例子。 反观在北美,因为华人相对较少,而且在强势英语的统摄下,土生华裔能够说流利的华文已经很不容易,能够用华文写作的,更是凤毛麟角。理所当然地,移居国的语言就成为他们的表达语言了。 迁移异国的先后之别,使得先来者、后来者以及后代,有了写作语言的不同选择。这样一来,海外华人的文学创作,就产生两种不同的类别:海外华文文学和海外非华文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的作者多数是第一代移民和受过相当华文教育的华侨后代;海外非华文文学的作者,则绝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华裔,但也有越来越多能够掌握移居国语言的人士,特别是近期的华人留学生,他们能够用两种语言来写作。 下面我将以美加为例,简论这两种文学的历程和接受情况。希望从中显示,单单注意华文文学,而忽略函盖面更广阔的非华文文学,对于散居各国的炎黄子孙,是讲不通的,欠缺公平的,对于母国也是个大损失。 众所周知,华人即使入了外国国籍,说外国语言,写外国文字,世代居住在外国,他们仍然自认为或是被认为是炎黄子孙。从移居国本土人士的的角度来看,更是如此。不是很明显吗?美籍加籍的土生华裔作家,尽管作品是英文,他们被称为Chinese American Writers(华裔美国作家)和Chinese Canadian Writers(华裔加拿大作家),他们的作品称为族裔文学(ethnic literature)。Chinese这个形容词,是个永远的族裔标志,是个“他者”的标志。这个标志,对于华裔而言,是身份的共同标志。